6月17日下午,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举办了医学人文论坛第七十九期学术沙龙。此次学术沙龙主题为“术语外译与安徽中医药非遗的国际传播策略探索”,由中医药国际传播系教师董睿主讲,外语系和中医药国际传播系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沙龙活动。

董老师深入探讨了术语外译研究的重要性。她指出,在术语外译与传播的过程中,现有的部分译文易造成受众曲解,由此,术语汉外翻译应受到更多重视。董老师详细介绍了在术语外译调查研究中使用的受众调查法、语料库法和数据库统计法,并列举了多个数据库作为参考。
董老师重点阐述了安徽中医药非遗的国际传播策略。她提出了术语外译的“以我为主”原则,强调传播者要注重文化根源和内涵,分析各省国家级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海外传播研究热点,并与老师们探讨安徽省丰富的中医药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活化术语应用方面,董老师分享了黄山中医夜市、亳州药博会和承庆堂的互动体验项目等案例,她指出文旅场景可以为中医药术语传播提供生动实践平台,并提出创新策略助力安徽中医药非遗的国际传播。
此次沙龙深入探讨了术语外译与中医药非遗国际传播的策略。面对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偏差,参会教师们一致认为,必须进一步加大中医药文化的外宣力度,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推动中医药非遗走向世界。同时,要着力培养高层次中医药领军人才,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团队,为中医药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话语权,助力其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传播与发展。(董睿/文图 叶兰兰/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