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位于德国巴登巴登市的“安徽中医药大学巴登巴登中医药中心”正式揭牌开诊,标志着安徽省中医药海外传播又迈出了坚实一步。该中心由安徽中医药大学与德国巴登巴登医院合作共建,致力于将中医药的诊疗特色与德国先进的医疗管理体系相融合,为当地民众提供更加多元、优质的健康服务。
25日下午,中医药中心举行盛大开诊仪式。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科技部代表张雪洋、商务部代表尹大维,阿吉亚巴登巴登医院院长玛雅・崔切尔、德克・史密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杨文明、法国蒋氏药业董事长蒋玉林等多方嘉宾出席并致辞。

张雪洋在致辞中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健康理念与实践智慧。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与国际合作,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安徽中医药大学巴登巴登中医药中心的成立,是中德两国在中医药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成果,承载着两国人民对中医药的共同期待。
院长玛雅・崔切尔在致辞中表示,巴登巴登中医药中心的成立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中德医疗合作进入新阶段。她指出,将传统中医药引入德国医疗体系是一项充满挑战但也极具价值的探索,未来在文化融合、中医诊疗方案推广及标准对接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但她坚信,凭借双方的诚意与协作,一定能够克服障碍,共同将中心建设成为中德医学交流的典范平台。
杨文明表示,中医药以“治未病”的预防理念和“辨证施治”的个体化诊疗特色,为人类健康作出重要贡献。中心将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结合德国先进的医疗管理经验,为当地民众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服务,促进中西医在临床实践中的深度融合与互学互鉴。
当天上午的义诊活动中,来自学校一附院的专家团队为五十余位患者提供了中医诊疗服务,涵盖脑病、风湿病、骨伤疾病、心身疾病等多种学科疾病类型。现场见证了多例患者中医治疗后的令人惊叹疗效: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性患者因膝盖受伤导致活动受限,在接受针灸治疗后,当场即可自主完成膝盖弯曲跪地动作,关节活动明显改善;另一位饱受疼痛困扰长达五年的六十多岁男性患者,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久治不愈,在现场接受针灸治疗后疼痛当即缓解,患者激动不已,流下了疾病初愈后的热泪,连连称赞中医的神奇效果。

安徽中医药大学巴登巴登中医药中心的启动,是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与巴登巴登医院深化合作,在风湿性疾病、疼痛管理、心身康复等领域推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及循证研究,加强中药制剂的临床转化与应用。中心还将通过诊疗服务、文化展示与学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助力欧洲民众更深入地了解和信任中医药,让这颗“东方明珠”在巴登巴登绽放独特光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文图 叶兰兰/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