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访公示
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出访公示 > 正文

彭代银赴法国参加第二十一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出访总结报告

作者:   时间:2024-11-19   点击数:

本人应邀参加2024年10月24日至2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世界中医药大会,现就出访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 会议情况

本次大会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法国-中国中医药中心承办,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支持,中华中医药学会、全欧洲中医药专家联合会、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世界中联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世界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世界中联代谢病专业委员会、河北中医药大学、世界中联中药调剂专业委员会、中欧国际贸易产业发展委员会、北京至艾中医研究院、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法国中国中医药中心中国办事处、法国中医发展委员会、法国JZ集团、法国KNP集团等协办。世界中联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法国·中国中医药中心主席吴宛霖,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曲星,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陈力,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衔代表杨新育,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官员李亚婵,法国文化部部长代表、巴黎七区政府第一副区长乔西安·高德,法国国民议会法中友好小组前主席、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名人委员会联席主席埃里克·阿劳塞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等3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名中医药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参会。

张伯礼表示,会议以“促进中西方文明互鉴,推动中医药全球共享”为主题,与全球中医药的专家学者广泛交流、共襄盛举、共谋发展、共创辉煌。希望通过本次大会,使世界中联的全体会员、分支机构及全球中医药从业者,能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传承与发展,为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吴宛霖表示,法国•中国中医药中心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搭建中法两国医学互动的桥梁,推动中医药在全球的传播与发展,旨在通过科研合作、疾病防治、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实践促进中医药在国际舞台上的应用与推广。中心积极响应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着力构建国际整合医学平台,推动中医药产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黄璐琦指出,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与40余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开展了一批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建设的国际传统医学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一级临床试验注册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113项高质量中医药国际标准;“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和“太极拳”先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四部医典》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作为全球最大的中医药学术组织之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多措并举,推动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中医药开放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为全球中医药管理者、从业者搭建了分享智慧、交流合作的高水平舞台。

曲星表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通过的建议书中,积极鼓励在国际层面进行合作,通过各种知识应对当代的挑战。有很多例子表明,传统医学可以为现代医学做出贡献,例如广受认可的中国研究人员屠呦呦女士的研究成果,她以中医为灵感来源应对疟疾,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以及2019年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希望借助第21届世界中医药大会这个机遇,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建造更多桥梁,使得更多人能受益于传统中医药医学的智慧。

陈力表示,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生长做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同时为使中西药、中医药更好的惠及世界、造福人民,中国政府始终重视并积极推动中医药全球发展。

杨新育指出,全球越来越关注传统医学,新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些疗法的有效性,尤其是应对高血压等疾病,在抗生素抗药性方面,传统医学可以提供补充的方法,减少对合成化学药品的依赖性,为未来可持续健康的解决提供希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推动全球合作与繁荣,中国重视教科文的职责,并坚定不移支持其实现目标,过去几十年以来我们的合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尤其是在推动教育科学文化方面,积极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李亚婵表示,传统医学在中国的发展引人注目,中国注重高质量发展,不仅提高了可获得性,而且改善了服务质量。中医医院的建立和中医服务向社区层面的扩展显著提高了全国的医疗服务和可及性。这些成就与世界卫生组织更广泛的目标密切一致,即将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特别是初级卫生保健,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并加强卫生系统的复原力。中国为传统医学发展树立了榜样。

乔西安·高德表示,本次大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可以促进传统中医药、现代医学以及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医药背后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哲学,中医药的全球发展可以给全世界的人带来益处,同时可以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全世界人民的健康。

埃里克•阿劳塞表示,中医药可以拉近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跨越边界,为全世界的人带来好处。新冠疫情等传染病,是现在面临的重要挑战,通过全球参与传染病救治,拉近国际社会距离,推动全球发展。

程杰表示,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在推进健康丝绸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华润集团大健康板块的重要成员,近年来东阿阿胶把扛起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发展的使命担当写入了公司战略,积极推动中医药全球共享,加强中医药文化交流互通,向世界弘扬中药文化。

会上,来自中国、德国、美国、西班牙的12位专家做主旨报告。本次大会由世界中联监事会主席拉蒙(西班牙),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志书(中国),世界中联理事会副主席朱勉生(法国)、施道丁格尔(德国)、林榕生(美国),法国中医联盟主席伊夫·贾蒙(法国)主持。

张伯礼(中国)作了题为《守正创新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卫生保健特别方案、全民健康覆盖、卫生系统复原力和基本公共卫生职能高级顾问索赫尔·赛卡特(世卫组织)作了题为《建立卫生系统的弹性,维持基本卫生服务传统医学和补充医学的作用》的报告。

法国·中国中医药中心副主席、药学博士伊夫·蒂耶(法国)作了题为《如何将基于传统的中医与现代西医相结合?》的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良(中国澳门)作了题为《中医药对世界医学发展的贡献》的报告

欧洲针灸学校创始人兼汉学家伊丽莎白·罗查特·德拉瓦莱(法国)作了题为《基于中医的情绪研究方法》的报告

广东药科大学教授、岐黄学者、首席科学家郭姣(中国)作了题为《糖脂代谢病科学内涵及其共病防治体系构建和推广应用》的报告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荣休教授赵中振(中国香港)作了题为《本草之中有世界,世界之中有本草》的报告

法国·中国中医药中心顾问专家、毒理学专家弗朗索瓦·于贝尔(法国)作了题为《草本产品在法国的注册策略》的报告

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中国)作了题为《溯源循根话中医》的报告

世界中联副主席、意大利针灸中医学会会长班格拉齐(意大利)作了题为《欧洲针灸发展》的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翟华强教授(中国)作了题为《中药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中药煎煮技术的传承与创新》的报告

全科医生及针灸师诺埃乐•马奇耶(法国)作了题为《针灸在实践、教学和研究中的地位》的报告

本次大会为期两天,以“促进中西方文明互鉴,推动中医药全球共享”为主题,吸引了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名中医药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参会。会议开幕式面向全球现场直播,点击观看量超过500万人次。大会收录学术论文263篇,设立了4个综合会场和13个学术分会场,会议期间共分享12个主题报告、225个学术报告、5场中医药技能展示(工作坊),并完成了12个中医药相关合作协议签约。

二、 本人参会情况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换届会议在巴黎同期举行。大会以“守正创新,办好高质量中医药教育”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新加坡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中医药教育专家、学者参加。会上,宣读了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名单并颁发证书,经过研讨通过了“世界中医药高等教育专家巴黎共识”。会长由世界中联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担任。

本人代表学校出席了会议,当选为新一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

三、 出访学习情况

学术报告学习:在主旨报告中弗朗索瓦·于贝尔(法国)讲授的《草本产品在法国的注册策略》,令人印象深刻,草本产品在法国的注册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法规环境、注册流程、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以及持续监管与合规等多个方面。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注册策略,可以有效提升草本产品在法国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更好的让中草药走向国际化。

程海波作题为《中医药高等教育“走出去”发展战略与实践》的大会报告,提出要深刻把握中医药高等教育“走出去”的形势与政策,加强顶层设计,开展有组织、标准化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出海”,加强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建设,发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学术组织作用,推进海外中医药教育机构的中医学专业认证,加强中医药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国际媒体上发布更多满足海外受众需求的中医药文化数字资源。

分会场学术内容丰富多彩,也展示了世界上的教育研究现状,见证了无数精彩的瞬间和深刻的交流,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医药从业者、学者和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为中医药的未来描绘了更加宏伟的蓝图。

2024年11月5日



安徽中医药大学 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版权所有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合肥市新站区前江路1号

电话:0551-68129241 邮编:230012 皖ICP备02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