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访公示
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出访公示 > 正文

安徽中医药大学王国凯1人团赴澳门参加 中药机制与质量高级研修班总结

作者:   时间:2025-06-04   点击数:

一、基本情况

本人王国凯于5月26日至6月1日赴澳门参加了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主办的第十二届“2025年中药机制与质量高级研修班”。本期研修班共招收48名学员,除来自中国内地、澳门和东南亚地区的学员外,研修班首次招收来自巴西和葡萄牙的学员。本次研修班不同于往届首次采用全英文授课及交流。

二、主要收获

本次研修班聚焦行业前沿动态与实践难题,通过权威专家授课、案例剖析与互动研讨,内容涵盖中药作用机制、前沿技术应用和国际合作战略。师资队伍方面包括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的资深导师陈新教授、李绍平教授等及澳门特区政府药物监督管理局专家、美国加州大学知名学者等。在课程设置方面,研修班不仅系统讲授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中药研发中的创新应用,还通过关于中医药国际化探索、中药国际贸易中安全性关键环节探讨、欧美中医药研究现状与规管、东盟国家中成药注册及规管、澳门中医药产业发展和监管的现状与未来展望等报告重点解析中药在全球主要市场的注册监管政策。研修期间,赴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参观中药质量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展实地考察与交流,全面了解澳门中医药科技创新生态。

本人作为学员代表作题为“Discovery and Mechanism Research of Active Natural Products in Chinese Medicine”的学术报告,介绍了本人在中药天然活性产物的发现与机制研究的相关工作,宣传了安徽中医药大学在中药相关研究领域工作。并与研修班学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及后期合作的探讨。研修期间与我校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澳门大学李绍平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学习了在中药质量研究特别是在中药糖化学相关知识。

中药机制研究与质量控制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机制研究为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而精准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中药发挥预期疗效的基础,体会“机制引领质量,质量保障疗效”的系统观。通过学习现代多学科交叉技术(组学技术、高分辨分析、AI、生物信息技术等)是突破中药复杂性研究瓶颈、实现质量精准控制的核心驱动力。科学、严谨、与时俱进的质量标准是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研修期间与内地、港澳、东南亚及葡语国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监管机构中药研究同行进行深入交流,碰撞激发灵感,极大地拓宽了视野,启发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建设,注重集成与融合多学科的前沿技术开展中医药融合创新研究,聚焦中药材和中药复方质量控制与优化的创新技术与方法以及优质中药新药研发的关键技术和质量标准两大研究方向,全面涵盖中药的基础研究、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及产业化发展,力求为中药的传承及创新注入新的活力。研修期间深刻体会到澳门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医药产业是澳门着力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澳门回归祖国后,澳门中医药产业起步发展,但受体量微小、空间狭小、资源有限等客观因素掣肘,澳门中医药产业发展步履维艰。澳门特区政府将中医药纳入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简化注册制度并成立药物监督管理局,推动“澳门药横琴造”模式,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安徽是中药资源大省,华东第一,全国第六,安徽应大力加强与促进与港澳地区中药领域合作,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及搭建中医药产学研合作国际网络,共同制订技术标准、培养人才和共享科研成果。利用安徽资源优势,加强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横琴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合作,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本次研修班是一次知识盛宴与思维洗礼。它不仅显著提升了本人在中药机制与质量研究的专业深度和广度,更强化了运用系统思维、创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将把所学、所思、所悟积极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致力于推动中药研究的科学化、质量控制的精准化和标准化水平的提升。

安徽中医药大学 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版权所有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合肥市新站区前江路1号

电话:0551-68129241 邮编:230012 皖ICP备02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