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访公示
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出访公示 > 正文

出访俄罗斯参加 2025 年第二届 “一带一路” 中医药国际论坛的报告

作者:   时间:2025-07-03   点击数: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高兵

一、出访概况

        2025 年 6 月 14 日至 15 日,我应俄罗斯传统东方医学专家学会(АСТВМ)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邀请赴俄罗斯莫斯科,参加第二届 “一带一路” 中医药国际论坛。本次论坛由俄罗斯传统东方医学专家学会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办,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圣彼得堡中医中心、俄罗斯国际东方医学学校共同承办,以 “中俄传统医学高水平交流与合作、中医药特色技术与人才培养、中医药健康产业走进俄罗斯” 为主题,吸引了中俄及其他 “一带一路” 相关国家的中医药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行业精英 200 余人与会,是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二、论坛主要内容与学术交流

(一)论坛开幕式与主旨演讲

        俄罗斯当地时间6月14日,第二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论坛(2025俄罗斯)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隆重开幕。本次论坛以“中俄传统医学高水平交流与合作、中医药特色技术与人才培养、中医药健康产业走进俄罗斯”为主题,吸引了中俄及其他“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中医药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商中医药国际发展大计。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徐春波,俄罗斯传统东方医学专家学会会长、世界中联主席团执行委员黄国荣,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第一副校长、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科斯京·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俄罗斯国家卫生健康联盟副主席科诺诺夫,金砖国家卫生健康联盟主席舒拉耶娃,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俞琦教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针灸教育分会会长赵长龙,俄罗斯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昊,俄中友好协会副会长萨纳科耶夫及中外嘉宾逾400人参加了开幕式,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民英雄”张伯礼,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志书发来了视频祝贺论坛成功举办。

        世界中联副秘书长徐春波在致辞中表示,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约1/3的民众接受过中医药服务。中医药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中医药已成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发展前景广阔。世界中联作为中医药国际性学术组织,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发展中作用日益重要,她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国际合作与发展,让中医药为俄罗斯及周边地区民众健康带来更多福祉。

        全俄公共组织 “国家健康联盟” 主席、俄科学院院士博克里亚在贺信中强调,该联盟将发展传统医疗体系视为公共卫生领域综合战略的一部分,积极开展专家对话,验证传统医学方法,评估其有效性,并将其合理纳入医疗保健、康复和健康改善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俄罗斯传统东方医学专家学会会长黄国荣指出,中医药正成为连接中俄民心的重要纽带,该学会将继续系统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培训与临床推广,搭建中俄传统医药交流平台,促进中俄健康产业深度合作,推动中医药国际交流更上一层楼。

        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会长张伯礼通过视频致辞表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代表之一,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希望本次论坛为中医药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也希望俄罗斯中医药健康产业取得更好成绩,共同推动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让中医药施惠于世界人民。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第一副校长科斯京强调,中医药科学化研究作为欧亚医疗体系融合的战略支点,其意义不仅在于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对话,更将重构国际医疗卫生合作的格局。

        俄罗斯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昊表示,中医药是中俄民心相通的 “健康纽带”,华侨华人是中医药传播的 “桥梁和使者”,在俄华侨华人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推广,将继续发挥纽带作用,支持中俄企业对接资源,协助政策沟通与市场开拓,让更多优质中医药产品和技术走进俄罗斯社区,也让俄罗斯的天然药材资源与中国智慧碰撞出新的火花。

会议开幕式

专家发言

专家讲座

专家讲座

会场图片

颁发证书

(二)专题报告与学术分享

        6 月 15 日 16:15-16:35,我在论坛 “针灸理论与临床实践” 分场作《气至而有效 ——< 黄帝内经 > 灵素针灸精华》主题报告。报告以《黄帝内经》“气至而有效” 理论为核心,系统阐释了灵枢、素问中 “得气” 现象的科学内涵。通过现场针灸,快速取效的方式,将传统针灸理论进行国际化表达,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在论坛中医诊疗互动环节,四位参会的俄罗斯医学从业者先后上台体验针刺疗法:

        第一名体验者扶着颈椎坦言转头受限三日,《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用于治疗清浊相干,营卫相悖。我按照内经理论指导,选取灵骨、太白,行针3s再令患者转侧,患者颈椎活动幅度明显增加,再次使用导气同精针法,行针5s患者症状消失。 

        第二名体验者按压腰部称久坐后刺痛,按《素问·骨空》曰:“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督脉的主干循行于背脊部的正中,若督脉经气不通,则可能出现腰脊强痛。取印堂,一针腰部疼痛明显缓解。

        第三名体验者偏头痛明显,整个头部胀疼、昏蒙。《黄帝内经》提到“头为诸阳之会”,气血运行不畅,故头部昏蒙,使用气血三针,下针疼痛即止。 

        第四名体验者为更年期妇女,自诉胸口胀闷烦躁,赴当地医院检查无明显问题,《黄帝内经》里说:“膻中者,为气之海”。情绪压力日久,膻中气机郁结,出现胸口胀闷疼痛,以开四关法治之,一针见效,诸症皆痊。

        围观的中俄医师凑近观察:银针随肌肉放松轻微震颤,恰如《黄帝内经》所述 "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 的得气景象,四位体验者从进针到症状缓解均在 10 秒内,现场响起的掌声混着相机快门声,将《内经》针灸理论的临床实效定格为论坛焦点。

本人发言

现场诊疗互动

现场诊疗互动

现场诊疗互动

颁发证书合照

会议后诊疗

        针灸专题汇报结束后,俄罗斯传统东方医学专家学会会长黄国荣及多位俄方医师主动交流,提及我方展示的《内经》针法对其临床有实际启发。莫斯科市立医院康复科医师询问针法标准化培训事宜,圣彼得堡中医诊所代表提出希望我赴莫斯科定期坐诊。原定 20 分钟的互动环节因咨询延长至2个小时,俄方机构现场表达了技术合作意向,希望开展技术培训及定期坐诊事宜。

        据俄罗斯国际东方医学学校介绍,该校开展针灸培训已 15 年,累计培养学员约 3 万名,目前莫斯科多数中医诊所从业者接受过基础培训。但现有教学存在明显不足:课程以基础针刺手法为主,缺乏《黄帝内经》辨证配穴理论,如治疗腰痛多采用局部取穴,未形成经穴辨证体系,临床有效率不高;刮痧、拔罐、推拿教授仍不系统,教材未系统引入中医经典理论,医师对穴位的把握比较机械,难以达到“灵素针灸”“气至而有效” 的解雇。

        俄方机构明确提出合作需求:开展专业培训,针对颈椎病、肩周炎、偏头痛、更年期综合征、肥胖等俄罗斯常见疾病,切实提高俄罗斯中医从业者的水平,从而更好地传播发展中医药。

        俄罗斯部分联邦主体已将针灸纳入医保报销,莫斯科地区报销比例约 60%。据当地行业统计,2024 年民众中医外治年均消费约 7000-8000 卢布 / 人,中产阶级为主要消费群体。莫斯科高端中医诊所单次针刺收费约 1200-1500 卢布,预约周期普遍在 2 周以上,市场对优质中医技术需求显著。

        黄国荣会长提到,俄罗斯现有中医诊所超 2000 家,但具备复杂病症治疗能力的不足 10%,迫切希望引入我方成熟的针灸技术体系。俄方机构提出,愿以莫斯科为试点,与我院合作建立针灸临床培训中心,逐步推广中医外治技术,这与我院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规划形成对接。

(三)国际学术互动与合作探讨

        在论坛展览区,我观摩了 OGAWA 按摩设备的中医推拿技术融合应用、纳米碳血清在皮肤病症中的中医外治转化等创新项目,深刻体会到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这为我今后在教学和科研中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与专家交流

参观展区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俄传统医学搭建了对话桥梁,更以 “标准化、国际化、产业化” 的实践路径,为 “一带一路” 中医药合作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随着多方合作的逐步落地,中医药这一中华文明瑰宝,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卫生健康体系,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东方力量。

四、出访收获与感悟

(一)中医药国际传播的新机遇

        本次论坛充分凸显了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对中医药理论的高度认同与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俄罗斯联邦专利局注册的 “神经筋膜实践法”、越南 “Dien Chan” 面部穴位疗法等,均体现了传统医学本土化创新与中医药理论的融合可能。这使我深刻认识到,中医药国际传播需注重理论体系的跨文化阐释,如将 “气” 理论与西方能量医学、“经络” 与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建立对话桥梁,以提升国际学术界对中医药理论的接受度和理解度,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二)华侨华人在中医药传播中的桥梁作用

        俄罗斯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昊的发言让我认识到,华侨华人作为中医药传播的 “桥梁和使者”,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的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和优势,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的海外推广,让更多优质中医药产品和技术走进海外社区,为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发展贡献力量。

四、致谢

        衷心感谢安徽中医药大学及中医学院领导给予的本次出访机会,使我得以在国际平台展示中医药理论研究成果,拓展学术视野。同时,感谢论坛主办方俄罗斯传统东方医学专家学会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精心组织,以及各位与会专家学者的深入交流与分享。此次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中医药文化 “走出去” 的时代使命,未来我将继续深耕《黄帝内经》理论研究,推动针灸学术的国际化创新,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医智慧。


2025 年 06 月 23 日

安徽中医药大学 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版权所有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合肥市新站区前江路1号

电话:0551-68129241 邮编:230012 皖ICP备02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