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访公示
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出访公示 > 正文

安徽中医药大学俞年军等1人团赴澳门参加研修的总结

作者:   时间:2020-12-21   点击数:

第九届澳门中药质量鉴定技术研修班学习总结报告

安徽中医药大学 俞年军

为期一周的澳门第九届中药质量鉴定技术研修班于2020年11月29日-11月5日在澳门科技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16个省25名学员和澳门本地6名学员汇聚澳门科技大学。通过专家授课、交流报告、实验操作、现场参观等多种形式培训学习,短期内获得了大量的中药鉴定技术新知识。

研修班从11月30号-12月5日,全程安排学习、交流、参观。先后听取了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田保国关于《中医药科技创新及中医药抗疫工作》报告;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授专题讲座、丽珠药业质量总监关于中药注射剂全生产过程标准化建设、国家药典委两位专家关于2020版药典修订及市场中药材质量抽查存在的问题。围绕中药质量鉴定现代技

术、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质量国际标准、澳门中药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培训。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授王一涛、周华、李绍平等十几位专家进行现场授课和答疑,讨论了中药鉴定和研究新思路。内地25位学员就各自研究方向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交流汇报。一周的学习、交流、参观,收获较多,总结如下。

一学习与交流的收获

1熟悉ISO国际中药标准的研发知识。我国中医药处于历史上最好发展时机。中医药全球化呼唤国际通用标准,因此,ISO标准对中药产业国际发展能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通过学习,了解了ISO国际中药标准研制整个过程和研究注意事项。为中药质量标准的国际化研究理清了思路。

2学习了现代中药质量控制研究和发展新思路。随着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如何研究和制定中医药质量标准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通过在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场实训学习。液质联用(UHPLC-QQQ MS)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广泛在中药质量鉴定和标准等研究应用。并为中药功效和物质关联性分析提供了新技术方法的可能。

同时,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功效成分,次功效成分等协同作用也是将来在质量控制中新探索方法,值得中药道地药材评价和中药功效研究过程中借鉴。中药往往化学成分复杂,各个成分在中药中发挥什么样作用,成分与成分之间有什么样的相互关系,是中药质量控制中挑战问题。过去由于检测设备局限,我们很难了解中药复杂成分组成,采用液质联用(UHPLC-QQQ MS)技术,我们可以快速检测分析出化学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检测,该技术的通用性、专属性、灵敏性较高,为中药功效-成分的分析提供较好的检测技术。

3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快速发展为内地中药研究提供发展示范。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18年的建设。聚焦中药质量问题主题,学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互补发展。在经典名方和优势疾病领域研究取得显著成绩。中药质量系统研究以中药安全、有效、稳定、可靠、保障为研发主线。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优异成绩。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国际顶级的中药研发和产业创新平台,中医药2015-2020已经进入ESI全球1%优势学科,有705篇SCI论文,IF>5。中医药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澳门新名片。如今中医药在内地快速发展,我们如何根据自身现状条件,发展特色学科优势,积聚资源、人才,创新发展,令人深思。

4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是赋能中药产业,打造优势平台重要载体和窗口。202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多个章节涉及到中医药,大湾区规划带来了中医药产业发展机遇。产业园区围绕两个核心:国际级中药质量控制基地;国际健康产业交流平台。目标打造成:中医药产业与文化"一带一路"的国际窗口。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将成为研发平台、检测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国际化服务平台。将成为中医药的研发、国际化提供试验场所。中医药产业发展这里将是新亮点、创新点、新增长点,未来可期。

5学习交流氛围好,场面火热。在澳门学习期间,安排了内地学员的学习交流。25位学员用了1天时间,通过PPT展示汇报研究团队、企业研发等热点、难点、合作期望点。学员精心准备,发言熟练、重点突出。我在交流会上,作了《霍山石斛进药典基础研究》的交流报告。围绕着安徽中医药大学2017年牵头研究的霍山石斛质量标准,从本草考证、生药鉴定、化学质量、药效学等方面介绍了研究进展,和质量标准的起草,最后标准成功被2020版药典收载。介绍了基础研究方法和技术,宣传了安徽“十大皖药”,引起了学员的强烈反响。

二学习后的思考

安徽是中药资源大省,华东第一,全国第六。2016年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加强了“十大皖药”产业基地品牌建设。如何更好的把我省中药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学习后引起我的思考。

1 我省中药产业质量研究基础薄弱,需要标准引领。安徽中医药质量系统研究是薄弱环节,有的品种刚刚起步,如霍山石斛研究,严格说2017年才开始中药质量和药效学研究。面临问题是说好“十大皖药”道地性,用现代科学诠释优质的科学内涵,是安徽中医药人的任务。这次学习,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大学在中药质量研究都有了领先的技术和方法,因此,应该加强皖澳的中医药质量控制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上建立紧密合作。围绕安徽十大皖药质量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在道地药材现代诠释上能够突破。在“十大皖药”标准建设上,选择1-2中药品种,在ISO国际标准制定研究和申报上共同发力。为安徽道地药材的国际化标准研究和申报建立示范。

2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经典名方和优势疾病领域研究取得显著成绩,有与安徽合作存在可能性。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大学共建的国家级实验室。以中药安全、有效、稳定、可靠、保障为研发主线。在学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围绕“十大皖药”加强产品开发研究,提升安徽中药品牌质量,促进中药的产业链延伸,尤其通过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把皖产优质药材及其研发产品推向国际,实现国际化,是个可以合作重点领域。

3 建议安徽中医药大学就中医药人才培养和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加强合作。通过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硕士博士研究生申请和培养方面,积极联系,并进行深度合作。为安徽中医药学子提供深造的通道,为安徽中医药培养优秀人才。

致谢: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大学))

(俞年军在学术交流会上发言)

安徽中医药大学 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版权所有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合肥市新站区前江路1号

电话:0551-68129241 邮编:230012 皖ICP备02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