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安徽中医药大学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将美育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不断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将我校2023-2024学年艺术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艺术俱乐部改革稳步推进
学校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推行公共体育艺术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的意见》的要求,制定《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艺术教育俱乐部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学校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艺术俱乐部教学改革,成功申报安徽省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等中医院校美育课程俱乐部制改革研究与实践》,学校俱乐部改革纳入学分管理。
(一)成立艺术俱乐部
我校公共艺术课程俱乐部制改革既立足于现有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以《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课程为基础,同时结合学校艺术类社团原有基础,建立既符合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的艺术类选修课程教学要求,同时兼顾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爱好,使公共艺术课程更加符合俱乐部教学、活动、比赛的需要。因地因校制宜,开设地方特色艺术俱乐部,开设学校特色文化活动。目前成立11个艺术俱乐部,分别是书法俱乐部、绘画俱乐部、摄影俱乐部、戏曲俱乐部、动漫俱乐部、器乐俱乐部、K歌俱乐部、合唱俱乐部、话剧俱乐部、朗读者俱乐部、舞蹈俱乐部(兼体育与艺术双重属性)。通过俱乐部的设置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人文和专业素养。
(二)设置符合艺术俱乐部制教学的课程体系
积极创造条件在俱乐部中开设较为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
安徽中医药大学艺术教育俱乐部制课程设置一览表
序号 | 俱乐部 | 主要授课内容 |
1 | 书法俱乐部 | 书法鉴赏与实践 |
2 | 绘画俱乐部 | 美术鉴赏与实践 |
3 | 摄影俱乐部 | 基础摄影课、约拍(人像精修)约拍(调色) |
4 | 器乐表演俱乐部 | 竹笛、葫芦丝表演 |
5 | 器乐俱乐部 | 器乐演奏入门、西洋乐民族乐鉴赏 |
6 | K歌俱乐部 | K歌表演、音乐鉴赏 |
7 | 合唱俱乐部 | 合唱表演、音乐鉴赏 |
8 | 话剧俱乐部 | 话剧表演、话剧鉴赏 |
9 | 朗读者俱乐部 | 诗歌朗诵、演讲与口才 |
10 | 舞蹈俱乐部 | 摩登舞、拉丁舞 |
11 | 动漫俱乐部 | 动漫鉴赏 |
2023-2024学年,面向全校2023级3800余名学生,开设艺术课程11门,参与艺术俱乐部教学的教师为12人,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三) 艺术俱乐部课程教学管理有序规范
为了加强我校美育课程教学,成立学校艺术教育俱乐部改革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俱乐部制改革。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下设美育中心,承担美育课程教学和艺术俱乐部管理工作,每个俱乐部配备了专兼职的指导教师,规范和指导俱乐部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并组织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学校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总务处、团委、财务处等部门与美育中心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保证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有序进行。教务处严格按照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制度管理,严控教材征订、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进度表制订等关键环节的工作,全面修订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保证艺术教育课程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
二、艺术教师配备
(一)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目前,学校公共艺术课专、兼职教师共有12人,主要来自于我校公共艺术教学部和有艺术学科背景的兼职教师。公共艺术课教师毕业于国内多所高校,学缘结构良好。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培养,学校还通过多种途径,专门聘请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民间艺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
(二)教师待遇
为进一步提高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不断加强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提高艺术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在职务评聘、奖励、进修、培训等方面,保证艺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艺术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外艺术活动辅导工作计入工作量;对艺术教育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个人,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
教育基础设施是保障艺术教育良好开展的重要条件。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艺术教育条件,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美育中心现有1个150平方米的公共音乐舞蹈教室、1个100平方米的公共书画教室,在大学生“一站式”岐黄社区建有1个245平方米路演大厅,1个80平米书画活动室,160平米音乐舞蹈活动室。拥有多媒体、音响、钢琴、电钢琴、古琴、手风琴、照相机、艺术类图书资料等。2023-2024学年学校拨款8万元用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专项支出,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教师进修交流学习、添置教学设备、图书资料、俱乐部汇报演出等方面,极大地改善了艺术教育的基础设施。
四、课外艺术实践活动
(一)每年举办一场俱乐部文艺汇报演出
每年举办1场全校性艺术俱乐部文艺汇演,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让教育改革惠及每一名学生,展现我校美
育改革的丰硕成果,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文艺活动、校园文
化的蓬勃发展。2024年6月,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举办六十五载风华茂 继往开来谱新章——学校第五届艺术俱乐部文艺汇演。通过文艺汇演集中展示艺术教育俱乐部改革教学成果,深入实施“三个融合”,即将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艺术理论和美育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审美体验相融合,以美育浸润学生,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文艺汇演相关新闻报道受到安徽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二)每年原创一部中医药文化特色美育作品
结合安徽地方中医药文化特色,推出原创音乐作品2部《神医华佗》《新安中医》;创作音乐作品5首《春雨》《芣苢》《天》《地》《阮之语》,编创五行音乐专辑,通过电子音乐合成大自然和民族乐器等音效,缓解新冠疫情中学生不安的情绪;原创舞蹈曲目1部《采微》,以诗经为灵感,用肢体语言来展示古代人民采摘中草药车前的场景。在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同时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做到用艺术去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医药故事,让艺术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窗口,让世界了解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三)每年组织1-2场中医药文化特色美育学生活动
连续举办七届杏林花灯会。花灯会由校团委、语委办、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主办,学生团体联合会、艺术俱乐部联盟承办。花灯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用花灯展现中医药之美,融合安中医特色,展示医学生的巧
思和创意。数千名安中医学子共享这华灯璀璨流光溢彩的夜
晚。展示花灯分为宣纸花灯、砂纸花灯、剪纸花灯等,由艺
术俱乐部学生历时一个月制作而成。祈福带、猜灯谜、飞花令、五禽戏、对中药对联、穴位辨识、你画我猜 、看图说剧等互动节目,完成相应知识答题,通关活动现场有挂后学生可领取精美花灯。2024年5月20日晚,第七届杏林花灯会在少荃湖校区大学生“一站式”岐黄社区成功举办,师生广泛参与,纷获好评。同时,2024年9月中秋节之际,再次举办了:“朗月行”中秋猜灯谜活动,整个中秋节日氛围在校园弥漫。
连续举办九届中医药文化节。文化节由校团委主办,药学院和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承办,文化节重点突出中医药文化传承,通过提高活动的文化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吸引同学们积极参与,引导同学们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中医药文化节已经成为我校学生文化活动品牌,学校将秉承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理念,坚持培养“铁杆中医药人”,不断探索育人新方法,为传承祖国文化瑰宝、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中医药人才。
四、美育教育取得成效
由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成绩揭晓,我校报送的原创交响乐作品《舞梦》荣获艺术表演类全国三等奖。安徽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我校艺术表演节目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艺术作品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高等中医药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俱乐部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作品(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获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安徽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表演节目获奖作品
类别 | 形式 | 节目名称 | 参演学生 | 指导教师 | 获奖等次 |
器乐 | 交响乐 | 舞梦 | 李恩菡、宋晗、汪奕等45人 | 孟南 | 一等奖优秀创作奖 |
器乐 | 民乐 | 凉凉 | 朱雅轩、王业欣、王宏洁等31人 | 顾献忠孟南 | 二等奖 |
舞蹈 | 群舞 | 采微 | 石婷婷、朱妍青、李若晨等19人 | 李菁菁张小春张博 | 二等奖 |
戏剧 | 黄梅戏 | 春风送暖到襄阳 | 谢雨婷 | 何永东孟南 | 二等奖 |
声乐 | 合唱 | 我的祖国 | 王雅雯、姜梦萌、郑灿阳等41人 | 孟南 | 三等奖 |
声乐 | 合唱 | 如果有来生 | 王雅雯、姜梦萌、郑灿阳等41人 | 孟南 | 三等奖 |
安徽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作品获奖作品
类别 | 形式 | 作品名称 | 作者姓名 | 指导教师 | 获奖等次 |
绘画 | 水彩 | 古与今 | 付梦雅 | 杨硕鹏 | 一等奖 |
绘画 | 水粉 | 中药穿越千年的魅力 | 刘淑梅 | 卞修婉 | 二等奖 |
绘画 | 水彩 | 十大皖药绘图 | 姚雪莹 | 卞修婉 | 二等奖 |
书法和篆刻 | 软笔书法 | 神农本草经石斛 | 李雪纯 | 杨硕鹏 | 二等奖 |
摄影 | 组照 | 合肥新气象 | 赵小康 | 黄炜 | 二等奖 |
书法和篆刻 | 软笔书法 | 《黄帝内经》选句 | 李妍瑜 | 杨硕鹏 | 三等奖 |
书法和篆刻 | 硬笔书法 | 苏轼词两首 | 孙宇洁 | 杨硕鹏 | 三等奖 |
微电影 | 视频MP4 | 大医精诚 | 陈正宇、梅萌萌、王姚琦、汪清、王梦蝶、王思丹 | 卜菲菲杨硕鹏 | 三等奖 |
微电影 | 视频MP4 | 孔子义利观与儒医医德 | 刘栩君、赵越、张子晴、陆阳玲、时磊、朱振宇、杨智 | 王华杨硕鹏 | 三等奖 |
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安徽省预选赛我校荣获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优秀奖五项。选送作品紧密结合学校中医药专业特色,创新性地融入了中医经典诵读与中华文化书写等元素,通过诵读中医经典、书写中华文化等形式提升广大师生的语言文化素养,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
五、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公示和奖励制度
学校将艺术教育纳入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并予以公开,接受师生群众的监督。对参加俱乐部汇报演出、学校文化艺术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级各类文艺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教师和团体,都按照学校相关的制度进行评比和奖励。
六、存在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完善美育管理共享机制
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学校宣传部、教务处、校团委、教学院部的协同配合,建立学校美育资源共享机制,如校团委艺术训练场地、体育部舞蹈训练场地以及学校相关院部的艺术实践活动场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积极参与由安徽艺术学院牵头制定的合肥市新站区高校艺术俱乐部共建共享协作方案,实现新站区高校艺术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师资队伍方面出台政策支持
学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以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鼓励聘用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民间艺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鼓励学校有艺术相关学科背景的兼职教师加入到美育教学工作中来;鼓励教师外出进修、改革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加大对美育工作的经费支持
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充足经费的投入,在美育教学、实践活动、场地建设、师资聘用等方面提供经费支持。尤其在美育原创系列作品专门成立原创艺术作品专项经费,推出更多更有特色的中医药文化系列大型原创艺术作品。
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2024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