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提升劳动能力、培育劳动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积极推进劳动实践工作,近期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之“蓝染”体验,以提升校园劳育氛围,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__local/9/1E/22/053C59B7658CE2CFC2568440C29_32643650_6DC3D.png)
![](/__local/6/EB/87/1735B27EF04F11E56E9FEA5E53C_EABEEF6D_753C0.png)
![](/__local/5/97/92/5B5926E42F4577FCCF7BB446353_FB79BD8C_AAAF8.png)
活动现场,学院本科生、留学生同学们积极参与,DIY制作了独一无二的蓝染作品,感受蓝染独特魅力,自由地创作并设计自己的扎染图案,用夹子、石头、橡皮筋等工具将布料一点点地扎紧,再将其浸入染料中。同学们在劳动中切实感受了文化历史的沉淀,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保护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__local/6/6F/D1/B3778B49EDBB13FB4E01DDD816C_808827E5_A788E.png)
![](/__local/C/04/47/50BF026C59A469ACE9CB29EE73E_C04A85A3_AEA6C.png)
本次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全面推动“非遗+”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创造性的将“蓝染”非遗项目融入学院劳动教育,有效助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激发非遗传承的活力。(王满/文图 金晓琴/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