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我院举办“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之推普分享”讲座。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新生,汉语国际教育系李柔冰老师深入阐释普通话在个人发展、专业学习与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李柔冰老师以方言沟通趣闻引入,点明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通行证”作用。她系统解析了普通话的定义,强调推广普通话并非取代方言,而是构建“在家说方言,在外用普通话”的“双语人生”,搭建沟通桥梁。

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李老师重点阐述了普通话的三重核心价值:一是专业基石,推动学生从“流利使用者”向“科学掌握者”转变,夯实未来教学基础;二是国际名片,标准的语言代表中国青年形象,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三是传承生命线。通过“徽州言脉·数博拾音”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团队在歙县的实践,她以国家级非遗“张一帖”因乡音影响学术传承为例,说明普通话在守护与传播地方智慧中的关键作用。
讲座进一步从宏观层面指出,推普既是提升文化传播效能的“赋能行动”,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关键时刻守护生命的“战略筑桥”。



“徽州言脉·数博拾音”团队队长宋子航、吴建豪也分享了实践收获,鼓励新生积极参与推普社会实践。
本次讲座深化了新生对普通话价值的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努力提升普通话应用能力,积极投身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事业,为文化传承与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李柔冰/文 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融媒体中心/图 叶兰兰/审核)